2010/11/27
瑞士瑞信銀行的「全球財富報告」顯示,中國私人財富十年來成長超過兩倍,
但有數據顯示中國貧富差距擴大,財富集中程度超越美國。
「全球財富報告」指出,二○○○年中國私人實體與固定資產約為四.七兆美元,
目前增加到十六.五兆美元,這份報告對十年來世界財富的變化進行調查,研究顯示,
雖然世界經濟歷經網路泡沫、雷曼兄弟倒閉與金融危機,全球財富依舊持續累積、
明顯持續增長,瑞信銀行估計全世界財富約為二百兆美元,成年人平均每人四萬三八○○美元,
比十年前增加四十三%。
新興國家的經濟快速成長推升全球財富增加,印尼與俄羅斯人民財富在十年間增加四倍,
同期間美國財富增加二十二%,日本增加五%,冰島與阿根廷私人財富反而倒退三十%。
中國財富的快速累積也帶來貧富不均的問題,世界銀行報告顯示,
中國一%的家庭掌握了四十一%的財富,比美國五%人口掌握六十%財富的情況更為嚴重。
中國顯示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去年為○.四七,遠高於三十年前改革開放前的○.二八,
也超過○.四的警戒線,顯示全國的財富集中在少數群體的手中,
這十年來,中國不同地區、鄉鎮、行業與群體的收入差距擴大,
利益向少數壟斷團體集中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最大隱憂。
2011/10/19
瑞信研究院今日發表第二份年度《全球財富報告》,結果顯示從今年1月至6月,
台灣財富總值增加3870億美元(約11.65兆元),平均財富達16.1萬美元(約新台幣485萬元),
不僅高於許多發展中國家,甚至逼近部分西歐國家。不過,相較於全球其他國家,
台灣的財富明顯分布傾向於富裕階層,43.5%的成年人擁有1萬美元至10萬美元的財富,
為全球平均數的兩倍;31.5%的成年人擁有超過10萬美元(約新台幣310萬元)的財富,
更為全球平均數的三倍。
2011/06/02
波士頓諮詢顧問公司(Boston Consulting Group,BCG)的調查顯示,雖然增長步伐放緩,